秋金星山楂在宽城县的种植技巧,你知道多少?
秋金星山楂在宽城县的种植技巧,你知道多少?
山楂树属于蔷薇科山楂属的落叶乔木,为中国特
有的果树,栽培历史悠久,山楂适应性和抗逆性强,广
泛分布于中国各地,山楂鲜果可生吃也可作果脯果
糕,山楂果干制后是一种中药材,是药果兼用的果
品 [1] 。
秋金星山楂原产于辽宁,经过多年改接培育,表现性状稳定,抗逆性强,具有抗寒、丰产、成熟期早等优点,果实风味独特,口感酸甜。秋金星山楂品种于20 世纪 80 年代引入承德地区,该品种最早在承德市兴隆县规模栽植,性状表现较好,21 世纪初宽城县开始零星栽植,自 2010 年起在宽城县县域内开始逐步出现规模化果园。现对该品种在宽城县部分基地的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:
1 区域基本情况
秋金星山楂在宽城县的主要栽植区域包括铧尖乡、宽城镇、化皮镇、塌山乡、板城镇、亮甲台镇等乡镇,其他乡镇也有零星栽植。宽城县地理位置位于燕山山脉东段,全县呈自然地形,平均海拔 350 米,最高海拔 1846 米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区燕山山地气候,特点是雨热同季、四季分明,春季寒暖适中,夏季炎热多雨,秋季天高气爽,冬季寒冷少雪。常年平均气温在 8.6 ℃,无霜期为 150~175 天,阳光充足,昼夜温差大。土壤质地疏松酸碱度适中,pH 值在 6.5~7.5,宽城县物产丰富,盛产板栗、山楂及其他优质水果等农副产品。
2 秋金星山楂引种表现
2.1 果实性状
根据在宽城县各秋金星山楂果园调查,该品种果实近圆形,平均单果质量 6.7 克,最大单果质量 8.6克,平均纵径 2.15 厘米,横径 2.37 厘米,果梗长 1.5厘米,果皮紫红色,果点大,分布均匀,稍突出果面,灰黄色,果面平滑有光泽,果整齐,果形指数 0.83,果肉白色至粉红色,质细硬,风味酸甜适口,可食率 80%,种核小,4~5 个,卵圆形,9 月中下旬成熟(图 1、表 1)。

图1 秋金星山楂结果状
表1 宽城县不同地点果实性状

2.2 生长习性
宽城县秋金星山楂果园多处于初果期和盛果期,树势较强,根部分蘖开始增多。秋金星山楂果园树形现多以开心形为主。秋金星山楂树喜光照,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,在各果园表现外围结果和向光结果能力强,果树间延伸较缓慢,不易形成郁闭,总体表现较好。
3 主要管理技术要点
3.1 土肥水管理
土壤管理采取清耕管理,提倡自然生草(图 2),可有效减少管理费用也能起到改善土壤质量的作用 。

图2 山楂果园树下自然生草
3.1.1 秋施基肥 在秋季山楂采收以后到落叶之前,每亩施有机肥 3~4 吨,并伴随施用硫酸钾 20 千克,过磷酸钙 50 千克,尿素 20 千克。开沟深度 30~40 厘米,施肥的同时刨树盘、除根蘖。冬季上冻之前浇一次封冻水,有利于树体安全越冬。
3.1.2 追肥 春季土壤解冻以后到山楂萌芽前,株施尿素 0.50~2 千克,可有效补充树体营养,提高山楂坐果率,同时灌一次透水有利于山楂萌芽。在 8 月中旬山楂果实膨大期可以每株追施 1~1.5 千克氮、磷、钾复合肥,有条件的果园可同时施用生物菌肥 1.5 千克,土壤干旱时要及时补水,可有效增大果实质量,同时提高山楂果实品质。叶面喷肥:在山楂新梢速长期时可以间隔 10 天喷 1 次 0.3%的尿素 2 次,在 8 月份果实膨大期时可以间隔喷施 0.3%磷酸二氢钾 2 次。
3.2 修剪
3.2.1 树形选择 秋金星山楂修剪应选择合理树形,根据果园现状多以开心形为主(图 3)。株行距为 3米×4 米的果园树高控制在 2.5~3 米,开心形树形主干上可合理配置 2~4 个主枝;也可以选择双层五主枝分层形,但要注意上层主枝长度不能超过下层主枝长度的 2/3,层间距控制在 0.8~1.2 米。
3.2.2 修剪要点 修剪中要及时疏除病虫枝、重叠枝、交叉枝、并生枝;当两侧萌生枝量较多时,不要留背上枝组,当两侧枝条空虚时,需要选留背上枝组的,留枝高度不超过 15 厘米,留枝粗度不能超过主枝粗度的1/2;当单个结果枝上花芽量较大时,剪留到距骨干枝最后花芽处,这样可以防止树体内膛光秃和结果部位外移;对于细弱、冗长的结果枝组应采用回缩修剪,可起到复壮结果枝组和防止结果部位外移的作用。
3.2.3 生长季修剪 生长季要及时去除萌蘖、摘心,对生长空间足够的徒长枝,可以间隔 20 厘米留 1 个,但要注意尽量留两侧的果枝,当徒长枝长度达到 15~20 厘米时要及时进行摘心,这样能有效促进萌生新的分枝,培养出紧凑的结果枝组,对于生长空间不足的徒长枝应该直接去除。

图3 山楂开心形树形
3.3 主要病虫害防治
春季时刮除山楂树主、侧枝上的粗皮,并于萌芽前均匀喷 1 次石硫合剂,可有效防治食心虫、红蜘蛛、介壳虫、蚜虫、白粉病等病虫害。进入夏季后,每隔15 天左右可喷药 1 次,使用药剂包括灭幼脲 3 号、菊酯类、阿维菌素等杀虫剂,同时可以混配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、大生 M-45 等杀菌剂。多种药剂混配前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,注意碱性药剂不能与酸性药剂混合使用,两者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。
山楂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总方针,采用化学防治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,以达到安全、有效、经济的防治目的。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,配药要按使用说明和技术人员要求进行,喷药前要进行药剂试验并做好防护。
3.3.1 山楂红蜘蛛 当内膛叶片出现红蜘蛛危害时,可以喷施蛾螨灵、阿维菌素等杀虫杀螨剂,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,在宽城县喷施时间大致为 5 月初至6 月初。
3.3.2 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是山楂主要蛀果害虫,一般 1 年会发生 1~2 代,桃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结成的扁圆形茧在树下附近的浅土层中越冬。幼虫在山楂果核间窜食,直到山楂果肉被害虫吃光,同时在果内堆积虫粪,令果实失去价值,幼虫造成危害一般发生在 8—9 月。桃小食心虫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:冬季土壤结冻之前或者春季土壤解冻以后翻耕树下的浅土层,深度 10~15 厘米,这样可有效杀灭越冬的虫茧;在幼虫出土期可向地表喷施 50%的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,也可消灭大量的越冬幼虫;在成虫产卵期时可以向山楂树上喷施 10%的吡虫啉 2000 倍液或者 10%氯氰菊酯 1500~2000 倍液。
3.3.3 山楂介壳虫 山楂介壳虫以成若虫群集于 1~2年生枝条上吸取枝液危害。可以在若虫孵化盛期间隔 7~10 天喷杀虫剂防治,可连续喷施 2~3 次,可以选择的药剂为 1.8%的阿维菌素 3000~4000 倍液、10%的吡虫啉 5000 倍液、25%灭幼脲 3 号 1500 倍液。宽城县的防治最佳时期为 7 月上旬。同时可在山楂萌芽前喷含油量 5%的柴油乳剂或 5 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幼虫。
3.3.4 山楂白粉病 山楂白粉病在病叶、病果上越冬,5—6 月份发病重,危害山楂所有幼嫩的组织,叶片、新梢、花、幼果均可受害,受害部位组织变厚、畸形,叶背面生出白粉(图 4)。发病严重的时候可以引起落叶、落花和落果,后期危害果实,不造成落果,但是会在果面上留下一个红褐色粗糙的病斑,影响果实外观品质,7 月份以后发病逐渐减少。春季萌芽前要及时清扫果园落叶、落果并集中深埋处理,可以消灭大部分病原菌,减轻后期用药压力。

图4 山楂白粉病危害状
3.3.5 山楂锈病 山楂进入夏季后降雨次数和降雨量增加时易发生锈病,主要是在展叶到展叶后 20 天发病,以后发病减少,主要侵染幼叶,同时山楂果园附近有桧柏等锈病的转主寄主时,山楂园易发生锈病。防治时要注意清除果树附近的转主寄主,也可在山楂萌芽前向附近桧柏等转主寄主喷施 5 波美度石硫合剂,以除灭转主寄主上的冬孢子;5 月上旬开始向山楂树上喷施 70%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、25%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~1500 倍液加 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12.5%腈菌唑 1000~1500 倍液 2~3次,喷药间隔期 10~15 天。
3.4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
在山楂盛花期和花后的 10 天左右各喷施 1 次0.05 克/千克的赤霉酸,可有效提高坐果率,同时起到增加单果质量、提早成熟的作用 。果树较多的农户采收期较长的,为避免果实极早脱落,在 9 月中旬可以喷 1 次萘乙酸防落果,每桶水加萘乙酸 20 毫升,同时加入 40%多菌灵水剂 600 倍液防水锈。
4 发展前景
4.1 产业现状
截至 2022 年宽城县现有山楂栽植面积 7.2 万亩,常年产量 2.1 万吨,年产值 2600 余万元。山楂栽植面积中秋金星山楂栽植面积不足 5%,该品种山楂以酸甜适度的口感更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,近年来其批发及零售价格稳步上升,3 年平均零售价达到 8 元/千克,秋金星山楂种植在宽城县发展林果产业、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发展前景良好。
4.2 发展建议
一是提高秋金星山楂产区的科技管理水平,组织秋金星山楂管理技术人员外出学习,开拓自己的视野。开展各种培训活动,组织召开现场会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带领果农现场操作,提高管理技能。
二是提高秋金星山楂基地建设水平。优化基地布局,以现有基地为中心,辐射带动周边品种结构调整,提高秋金星山楂在宽城县山楂栽植的比例。
三是提高秋金星山楂综合加工能力。注重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,充分发挥该品种的独特优势。
四是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。对神栗等果品加工龙头企业,加大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,进一步扩大规模,提高生产能力,培育支柱企业。
五是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、合作社功能。建立山楂合作社等山楂中介组织,发挥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的生产组织和服务功能。
六是加大营销力度。健全市场营销体系,加快相关果品及加工产品的商标注册和市场宣传,提高宽城县秋金星山楂的知名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