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!章古台区设施葡萄精准施肥的惊人效果!
揭秘!章古台区设施葡萄精准施肥的惊人效果!
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为葡萄种植提供了稳定和可控的环境,在气候条件严酷的地区,设施农业能应对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对作物生产的影响。设施环境下的葡萄种植面临着土壤养分失衡、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,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不利影响。精准施肥技术是基于作物需求、土壤供给状况和环境条件,通过精确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,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,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代农业技术 。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,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已超过 300 万公顷,设施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。合理的精准施肥策略可以提高葡萄产量10%~15%,并改善葡萄的品质。
1 章古台区域葡萄种植现状
1.1 章古台区域概况
章古台位于辽宁省彰武县北部,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边缘,属于亚湿润干旱区,平均海拔 226.5米,土壤以风沙土为主,透水性和透气性强,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弱。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 6.7 ℃,降水量 350~550 毫米,蒸发量 1500~3200 毫米,水分亏缺明显。风沙活动频繁,年起风沙时间达 240 天,平均风速 3.8 米/秒。风沙土颗粒粗大,通透性好,但有机质含量低,保水保肥性差,必须进行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,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肥,适合实施精准施肥策略进行设施葡萄种植。
1.2 章古台区域葡萄种植现状
在章古台区域,由于土壤的透水性强但保水保肥能力差,加之当地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的气候特征,葡萄种植面临较大的水分亏缺和养分流失挑战。葡萄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具有明显差异,如何针对这些需求进行精准施肥是当前技术的重点。
葡萄生长初期,主要是枝叶的快速生长,对氮元素的需求较高,占全年吸收量的 30%左右。然而,由于土壤的保肥性差,氮肥的施用需要谨慎,以避免养分的快速流失。果实成熟期,葡萄对养分的吸收逐渐减少,但对钾元素的需求量依然较高。由于章古台区域具有风沙大和高蒸发的特性,需要减少氮肥的使用并补充钾肥,以确保果实品质。当前的施肥技术需要更精准地调控氮、磷、钾的施用量和时机,以应对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带来的挑战,提升葡萄产量和品质。
2 章古台区域葡萄精准施肥策略
2.1 基于土壤和植物检测的施肥方案
由于章古台区域风沙大、土壤保水保肥性差,养分容易流失等问题,因此需要定期对土壤中的氮、磷、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进行检测,准确评估土壤的养分状况,结合葡萄不同生长期的实际需求,精细调整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。在葡萄的生长初期,减少氮肥的使用,防止因氮肥施用过多导致的生长过快和病虫害风险 。在果实成熟期,关注土壤中的钾含量,提高葡萄的品质。同时,进行叶片营养诊断,监测叶片中营养元素的浓度变化,有效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,适时调整施肥策略。章古台区域的设施葡萄精准施肥方案紧密结合土壤与植物检测结果,根据区域特性,进行动态调整,使葡萄的产量最大化和品质最优化。
2.2 滴灌施肥与叶面喷施结合应用
滴灌施肥通过管道系统将养分直接输送到葡萄根部周围,减少因高蒸发量和强风而造成的养分损失,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。叶面喷施主要为了补充施肥,在叶片上喷洒水溶性肥料,快速补充了葡萄生长过程中缺失的养分。在高风沙天气和干旱条件下,叶面喷施能够更迅速改善葡萄的营养状况,增强果实的抗逆性和改善品质。章古台葡萄种植结合了滴灌施肥与叶面喷施,在保持较低施肥量的同时,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,充分适应了当地的环境特征和气候条件,促进了葡萄种植的可持续发展(图 1)。

喷灌

滴灌
图1 章古台区域设施葡萄喷灌与滴灌技术
2.3 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的技术
章古台区域设施葡萄种植,通过在土壤中安装传感器,持续监测氮、磷、钾等养分的浓度变化,精准掌握土壤的即时养分状况。还结合葡萄不同生长期的营养需求,实施动态调整施肥策略。不同施肥策略下,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如表 1 所示。
表1 施肥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

3 葡萄精准施肥技术的效果分析
3.1 果实质量、产量分析
葡萄的产量受施肥策略的影响,不同的施肥策略下葡萄的亩产量和果实大小不同。如表 2 所示,由于章古台区域的土壤透水性强保肥性差,传统施肥方式容易导致养分流失,葡萄每亩产量仅为 1350千克,平均果实质量为 11.8 克。引入滴灌施肥技术后,每亩产量增加到 1524 千克,平均果实质量提升至 12.5 克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叶面喷施技术,葡萄每亩产量达到 1608 千克,平均果实质量为 12.9克。说明章古台区域使用的滴灌施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的精准施肥策略,在降低施肥量的同时,提升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。
表2 不同施肥策略下的葡萄果实质量、产量情况

3.2 品质效果分析
章古台区域采用的设施葡萄的精准施肥策略提升了葡萄的品质,如表 3 所示,传统施肥方式下,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8.2%,酸度为 4.5 克/升,维生素 C 含量为 12.8 毫克/100 克,肥料利用效率不高,葡萄品质一般。引入滴灌施肥技术后,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至 19.7%,酸度降至 4.2 克/升,维生素 C 含量增至 14.3 毫克/100 克,葡萄品质得到了提升。进一步结合叶面喷施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0.4%,酸度降低至 3.9 克/升,维生素 C 含量增至15.6 毫克/100 克。章古台区域的精准施肥策略通过优化养分供给和减少损失,提高了葡萄的糖度和维生素 C 含量,降低了酸度,改善了葡萄的风味和品质,适应了该区域的特殊环境,促进了高品质葡萄的生产(图 2)。
表3 不同施肥策略下的葡萄品质情况


图2 葡萄品种 — —辽峰葡萄
3.3 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
章古台区域设施葡萄种植采用的精准施肥策略,提升了环境和经济效益。如表 4 所示,传统施肥方式下,肥料使用量较高,且没有明显改善土壤质量和减少氮磷流失。相比之下,滴灌施肥减少了肥料使用量(每亩减少 20 千克),有效降低了氮磷流失(每亩减少 1.8 千克),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了 3.4%,同时实现了成本节约和收益提升。结合叶面喷施的精准施肥,通过进一步减少肥料使用(每亩减少 22千克)和降低氮磷流失(每亩减少 2.5 千克),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幅度也更为明显,达到 4.6%。经济效益表现突出,收益提高了 240.7 元/亩,体现了环境与经济双重优势。
表4 不同施肥策略下的土壤环境和经济效益

4 结 语
章古台区域设施葡萄种植中采用的精准施肥策略,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,减少了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,同时也提高了种植收益,增加了农民收入,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,为其他类似环境区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。